导读:
2024年2月22日,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社会工作部部长、信访局局长座谈会,会上指出,2024年是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组建完成、全面履职之年。会议部署的全年工作重点提到:要扎实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加强关心关爱,维护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法规制度体系,加强整体谋划和系统指导。(了解座谈会详情>>>)
3月18日,《中国社区报》发表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迟行刚的署名文章,对首都社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要做的工作,包括社区公益事业、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协调等表明了一些方向。
文中提出,针对社会组织发展各环节中的突出问题,(北京)研究建立“培育—赋能—管理—退出”的社会组织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并要完善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协调机制,形成社会工作部门统筹,登记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综合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分层分类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格局。
以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为例,省级社会工作部对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业治理,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机制的部署将朝什么方向落实?今日分享本文,其中的一些重点期待大家关注。
坚持首善标准 靶向发力推进努力实现首都社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迟行刚
自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深刻学习领悟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社会工作部部长、信访局局长座谈会精神,牢固树立“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意识,聚焦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着眼政治机关要求、立足首都功能定位,以首善标准谋划、以首创精神推进,从夯基础、重创新、善统筹三方面靶向发力、抓牢责任,推动新时代首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注重基层基础夯实完善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近年来,北京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打造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北京路径。新形势下,北京将突出补齐短板弱项、破解重点难点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首都“大城善治”。
一是完善党建引领超大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整合社区治理政策资源,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城乡社区治理典范。推广跨区域跨层级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搭建更多“有事商量着办”的平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探索整合使用社区公益事业补助、城乡党组织服务群众等各类经费,引导其他资金投向社区治理。
二是着力推进基层减负赋能。贯彻落实《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若干措施》,统筹社区(村)准入项目和方式,着力抓好“为车减负”“为马赋能”,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情、抓落实。
三是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优化规范网格设置标准,依托“热线+网格”模式,建强网格党组织,逐步将社区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加快推进“京民通”社区治理服务系统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
注重创新解题持续探索党建引领行业治理有效路径
针对北京优势行业聚集、就业群体数量庞大的特点,充分汲取北京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以党建引领行业治理凝聚政府、协会、企业等多方力量,引导各类主体更好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
一是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转型发展。加强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调查研究,探索优化行业协会商会党建管理体制。压实行业管理部门监管责任,解决“脱钩就脱管”问题。探索行业党委引领、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协同、行业企业党组织参与的行业党建路径,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指导推动构建社会组织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针对社会组织发展各环节中的突出问题,研究建立“培育—赋能—管理—退出”的社会组织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平台,通过购买服务、完善内部治理等方式,激活社会组织发展动力,推动实现社会组织制度化、精细化、专业化监管。
三是拓展党建引领行业治理路径。压实“抓行业抓党建、管领域管人群”党建责任,推动行业部门党组织在行业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上发力,指导属地党组织在行业治理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上发力,带动两新组织党组织在推动顶层设计落地与群众有效动员有机结合上发力,以组织化方式让行业资源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让“管理变量”成为“治理增量”。
注重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领导有力的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充分发挥统筹抓总职能作用,以统筹政策、资源、项目、力量等为重点,健全机制、加强协同,推动构建以市委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为统领、六个专项协调机制统分配合的工作格局。
一是优化“统得起”的领导体制。在市委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抓总作用,完善议事规则和督查考核制度,强化统筹职能。在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六个专项协调机制,明确任务和牵头部门,推动形成分层分领域重点推动的工作合力。
二是完善“落得实”的协调机制。六个专项协同机制具体包括:人民建议征集机制,整合群众来信来访、接诉即办等渠道的意见建议,加强系统性研究和分析,协调推动突出问题的解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聚焦基层减负、社区信息化等重点任务,统筹各部门政策资源和工作力量,汇聚治理合力;市委“两新”工委工作机制,推动网信、交通等重点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把行业管理、业务监管和党建群团等资源力量整合起来,构建全面覆盖、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协调机制,以社会组织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管理为牵引,形成社会工作部门统筹,登记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综合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分层分类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格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协调机制,社会工作部门牵头做好人才培养和政策统筹,相关部门落实好本领域的岗位开发和人才使用;志愿服务统筹协调机制,统筹党委、政府、群团等资源力量,构建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各有关单位齐抓共管、志愿服务组织具体负责、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新局面。
来源:“中国社区报”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中国社区报》3月18日头版,原标题为《坚持首善标准 靶向发力推进努力实现首都社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