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和慈善有区别吗?企业如何参与公益?

核心概览

✦ 公益和慈善有区别吗?什么是慈善组织?

✦ 一个社会有了政府和市场,为什么还要再发展慈善事业?

✦ 企业如何参与公益?

公益和慈善有区别吗?什么是慈善组织?

慈善:应是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在于给予,可以一个人去完成。例如,直接捐钱,授之以鱼。

公益:即公众利益,在于行动,更加强调人人参与。例如,公益基金会用商业的模式来做公益。受之以渔。

从国际上看,人们希望慈善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对慈善的界定越来越趋向于广义的慈善。我们国家也逐渐与国际接轨,2016年《慈善法》出台,对慈善活动是如此界定的:

慈善活动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公益活动:

1. 扶贫、济困;

2. 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

3. 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4. 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5.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6. 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

这说明,我国《慈善法》对慈善的界定已经是大慈善概念,也就意味着对慈善和公益越来越不去做严格的区分,甚至将两者等同。现在大家也常用“公益慈善”的概念,就是既包括慈善,也包括公益。

什么是慈善组织?

根据我国《慈善法》,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本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

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并且要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因此,根据《慈善法》,只有认定为慈善组织的基金会、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才是法律认可的慈善组织,才享受相应的权利,比如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但同时也受到相应约束,比如信息披露、员工收入水平限制、接受审计的要求、三年一次的动态认定等等。

 一个社会有了政府和市场,为什么还要再发展慈善事业?

如果只看公益慈善的捐款数额,我们去年也不过刚刚突破2000亿,占GDP的比重只有0.2%左右。但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公益慈善的价值和功能。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要特别注意,第三次分配不是杀富济贫,也不只是富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参与。 

公益慈善组织具有贴近基层、灵活性、创新性的优势,能够及时发现和快速回应社会的需求,弥补政府与市场的不足,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提供创新方案、发挥独特的作用。

公益慈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还在于它通过宣传教育,能够激发人的爱心;通过实施公益慈善项目或活动,促使爱心转化为善行。施善的过程,也是教化的过程。通过启迪人们的善心,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企业如何参与公益?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积极主动去做公益慈善,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体现。近些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生态文明、共同富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更加迫切需要激发民间的活力,发挥公益慈善的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大有作为。通常企业做公益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捐钱捐物

可以直接或通过联和基金会等公益组织捐给困境群体和贫困地区,支持当地经济、教育等发展;捐给公益组织用作工作经费,资助公益项目,支持公益发展,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捐技术

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为有需要的弱势人群、公益组织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或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3. 捐渠道

比如物流公司或产品配送公司,利用自己的运输网络和资源,免费运送公益物资到有需要的地方。在超市等场所设置义卖专柜、摆放公益宣传品等。

4. 捐场地

为公益组织提供免费或低廉的工作场所,用于公益组织开展日常工作、举办会议、沙龙等活动。


来源:上海市健康教育


下一篇:【慈善文化】慈善法修订关键问题大家谈